人間四月,春意正濃!
4月20日上午,李良濟帶領20多個家庭,走進景山公園,登青山,識草藥,探尋蘇州本地的中草藥!通過親子互動的方式,讓孩子們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,感受中醫藥文化的魅力,學習傳統草藥知識,傳承中華智慧。


自然與文化的交融
活動當天,景山公園內孩子們身著輕便的戶外裝,臉上洋溢著興奮與期待。
李良濟的識藥團隊早早來到現場,懷揣著一份對中醫藥文化的熱愛與傳承的使命等。
活動伊始,李良濟的講解員以有趣的互動,讓大家相互了解,然后向大家介紹了中醫藥的歷史淵源、基本理論以及草藥的分類與功效,讓每一個人都對即將開始的尋草之旅充滿了憧憬。


公園尋草:感受中草藥的魅力
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,20組家庭穿梭于山林之間,邊走邊講,從草藥的形態特征、生長環境到藥用價值,為孩子們細致地介紹每一株草藥。


“這個開著黃色小花,或者有白色絨球的,就是蒲公英,它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,也有利尿的作用,又被稱為“尿床草”。
小朋友們紛紛湊到前面細細觀看,趴到花朵前聞一聞,或者憋足一口氣吹散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,然后興奮地與家長交流。

“這個長得像麥穗一樣的植物呢,就是車前草,它的葉子像牛舌又被稱為“牛舌草”,另外又因為很常見,很多路邊都有,經常被車碾,又被稱為“車輪草”。它是比較常用的中藥材,具有清熱利尿、祛痰止咳的作用。”
小朋友們紛紛涌上前來觀看車前草,有的小朋友還摘下一株詢問“這個是車前草嗎?”李良濟的講解員耐心地一一為孩子們解答。


在這里,孩子們則化身“小小草藥師”,手持小本子,認真記錄,不時向導師提問,眼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。
大家漫步在綠意盎然、涼風習習的高景山公園,孩子們學習興致高漲,不斷的認識和發現新草藥,還會細心的記下來。


“這個黃色的小球球,是苦楝,古人常用它來驅除體內的蛔蟲,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。”
“我撿了好一大把”“這個是臭的”,孩子們了解完苦楝后,紛紛低頭或撿拾或拍照,開心的來認識這味藥材。



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,還認識了銀杏、小蓬草、打碗花、苦苣菜、花葉滇苦菜、桂子、路路通等多種草藥。
活動結束,李良濟還為孩子們頒發了證書,孩子們開心的接過自己的證書,興奮的與其他孩子交流互動。



一位家長感慨:“常來游玩的公園,沒想到這些不起眼的植物都是‘寶貝’!這次山間尋藥的活動很有意義,激發了孩子的興趣,他也學的非常開心。”
此次“登高景山尋草藥”活動,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戶外探險,更是一場中醫藥文化的沉浸式體驗。


李良濟旨在通過戶外互動活動,讓中醫藥文化走進了更多家庭,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,在探索中成長。
未來,李良濟將繼續秉承“傳承中醫,惠澤大眾”的宗旨,舉辦更多富有意義的活動,讓中醫藥文化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靈,讓中華智慧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彩。